12月13日晚上,会计学院于逸夫楼804举行了第22期会计论坛,本次论坛主题是“未来会计师的国家战略——困难与转型”。由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孙铮教授主讲,云南财经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陈红教授主持。会计学院的老师、博士生和研究生参加。
本次讲座主要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现状(situation)、挑战(challenges)和新政(new deal)。
第一部分是现状。目前会计界中高级人才稀缺,而初级人才过剩;对高级人才要求能够参与战略管理、精于业财融合、拥抱科技进步、扭转“忙慢远小”局面。而现在学界和业界隔阂越来越大,学界希望追求真理,却远离活生生的田野;业界希望解决现实问题,却在学界看不到多少真知灼见;学界觉得业界急功近利,业界觉得学界脱离实际;但同时双方都有构建和传播商业文明的社会责任。
第二部分是挑战。1、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遭到质疑;2、会计信息虽然披露,但是问题在于年报中大量的会计信息是否被阅读,以及信息使用者是否能读懂这些信息,这其中可能存在着信息超载的问题;3、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报表和非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报表之间的差异很大;4、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会计的作用有三种类型:一是后视镜财务(会计核算、财务呈报);二是仪表盘财务(风险控制、绩效评价);三是导航仪财务(战略设计、价值引导)。现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大多关注在后视镜财务的部分,但培养会计师的方向更应该关注咨询业务即后两种类型的定位。财务人员要跳出报表看价值;5、可持续性报告,现在的报表信息严重滞后。新经济形态的价值动因包括:投资于系统再造、平台建设、制度创新;投资于构建关系(供应链、客户关系);投资于组织资本和数字资本;投资于人力资本。科技和无形资产的作用日益显著,传统的以有形资产抵质押为主体的筹融资模式难以适应对新科技和无形资产的风险评估。因此我们需要思考是否需要第四张报表,以非财务数据为核心,量化企业价值的管理体系,使用企业内部数据和第三方数据,对企业进行综合反映和评价。
第三部分是新政。财务创造价值的过程和商业逻辑如影随形。商业逻辑从工业1.0到工业4.0在不断发生变化。Barry指出会计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会计师要勇于变革。变革的三大原则:存在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存在;转型的最好方法,首先是让自己配得上转型;转型目的:持续导航商业创新,不断升级价值创造。并提出了变革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接下来的提问环节,孙铮教授和同学们讨论了理论界与学术界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研究生应该如何平衡学业与实习实践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