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11-30点击: 发布人:信息学院
11月23日,信息学院党委紧急召开线上学工领导小组会议和班主任会议,安排部署各项应急工作。当晚,在北院的徐兴贵、张涛、程国恒、张金鹏、徐昊等老师便根据抗疫教工临时党支部(北院)的安排组成学院临时工作小组,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和学院班主任一起开展学生的情况摸排、心理疏导、需求解决等。
11月24、25日,信息学院党委积极响应学校党委号召,主动报名请缨,由学院党委书记李娟带队,李坤、韩婧阳、张子扬、徐丹妮等5位老师进入北院,投身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平日里,他们是老师,现在,他们是“大白”、检测员、送水工、配餐员、送餐员、宣传员、心理疏导员、垃圾清运工……只要能为学生做的,他们都全力以赴。他们深入每一栋每一层宿舍楼,排查校园的每个角落,知难而进,确保完成检测、值守、生活保障、应急处置等各项任务,通过引导师生、组织师生、凝聚师生,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同心抗疫。
程国恒是首批参与抗疫的志愿者。作为一名在学校工作了26年的老教师,他在接到临时党支部的通知后,第一时间赶赴集结地,迅速投入抗疫工作。他表示,在抗击疫情中,个人力量虽然比较有限,但自己一直坚信“荧光虽微,愿为其芒”,愿意为学校抗疫战斗贡献最大力量。他说,“我自己的孩子也正被他们学校的老师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保护着,爱护着,小云彩们就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不保护他们,谁来保护他们,因为他们远隔千里之外的父母也跟我是同样的心情,这就是为人父、为人师的真心感受”。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张涛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抗疫志愿者。经专业人士培训,他升级为抗疫大白,几天来,他主动承担起高楼层学生的保障工作,给学生进行抗原检测、饮食配送、卫生清洁,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着学生。
张金鹏和徐昊也主动报名为学生做保障工作。他们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进入英华C栋为同学们做抗原检测、运送物资、清理垃圾。防护服又闷又热,穿上以后不能喝水、不能上洗手间,一趟下来头发都能滴出水来了,每个人的脸都被闷得红通通的,嗓子也快冒烟了。
徐兴贵和7岁的儿子一起被滞留在学校。每天安顿好孩子之后,他便投入到一线的工作中。23日晚上,他带领其他几名老师给学生做抗原检测,一直工作到凌晨3点,之后又承担起了英华A栋的保障工作。29日,当临时指挥部通知可以撤离一部分教职工离开北院时,徐兴贵坚持留下来,他表示要和学院其他志愿者一起奋战到北院解封。
“在出征仪式上,我看到了王书记一度哽咽,看到了她像是一名母亲担心自己的孩子,眼里充满殷切的泪水,满是担心,满是希望,我希望能够尽快加入工作岗位。”韩婧阳是24号第一批报名的“逆行者”。25日进驻北院以来,她给学生送三餐、收拾生活垃圾……她和男老师一样把桶装水送到6楼学生宿舍,扛不动就抱着,活脱脱一个“女汉子”。作为班主任,她还及时关注着学生的状况和需求。
徐丹妮和张子扬是今年9月才刚刚入校的辅导员。穿上“大白服”的徐丹妮显得更加瘦弱了,可是小小的身躯里蕴藏着大大的能量。她每天爬三趟七楼为丹华3栋的学生们服务,鼓励同学们共同度过难关。她说:“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即使隐隐微光,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亮,不必等待火炬”。张子扬每天除了为葆华苑的学生做好保障之外,还要指导学生会的同学们做好“云财信息团委”公众号的编辑和发布,及时把学校和学院抗疫的声音传递到每一位信息学子。穿上防护服,他们是同学们的守护者和服务者;脱下防护服,他们是同学们的贴心人和引导人。
24日晚,李坤告别刚出月子的妻儿,迅速入驻北院,除了承当起学生的后勤保障工作之外,还要协调班主任工作、协调生病的学生就医、安抚学生情绪、安排学生安全转运隔离等。好几个晚上,他都因为学生突发身体不适工作到凌晨2点多;还和校医院的老师一起把外出就医的同学安全的接回宿舍。工作头绪这么多,可是李坤仍然一有时间就积极报名穿上防护服到一线为学生服务、废寝忘食的为学生分装早餐等。他说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迎难而上,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去,要真正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词与入党初心。
学校第一批进驻北院的志愿者名单上本没有李娟,在她的一再申请和要求下,终于“如愿以偿”。她说:“我们学院有1000多名本科生都在北院,这种时候我应该和他们在一起,我必须和他们在一起。”进入北院之后,李娟迅速成立了“信息先锋队”,一方面按照应急指挥部的部署开展工作,一方面统筹协调学院的志愿者、班主任做好学生的生活保障和心理疏导工作。她还常常借送餐的机会到宿舍和学生们交流,宣传学校的抗疫工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叮嘱他们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按要求参加线上学习等。李娟还主动承担起其他学院滞留在北院的学生的保障、安抚、转运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