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三下乡感悟: 孤“毒”患者,明天会更好
两小时的高铁、一条荒凉泥泞的上坡路,鞋上厚重的泥土伴着一步一个脚印的痕迹,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三下乡暑期实践队抵达大理白族自治州强制戒毒所,通过几小时的大巴又辗转巍山县大仓镇走访调查。
初见戒毒所真面目
踏进大理白族自治州强制戒毒所区域那一刻,看着缓缓打开的的大门,身体在抑制不住的微颤。眼前的景象让我好奇又恐惧,进入到一个从未踏入的区域,我保持自己不要表现得太过明显的好奇,以免打扰他们井然有序的生活。
表演,经历别人的故事
进到内部,近距离观看戒毒人员工作生活的环境,与我们看似无差别的他们像是学校里在纠正错误的学生。参观着他们天才般思维的作品展览,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吸毒经历以及对过往的悔恨,观看了他们自己作词作曲的歌曲《妈妈》和情景短剧《明天会更好》。提及妈妈,他们落泪,祈求妈妈带他们回家,一声声心碎的声音传遍我们每个人的心灵。
一朝染毒,终生戒毒。毒在第一次意义上给我敲了很严重的警钟,我惋惜他们才华埋没在深墙,知道戒毒是一生的事,戒毒所的警官说“吸毒人员只有在死亡之前没有复吸才叫戒毒成功”。我看到他们在纠结痛苦,在吸与不吸之间徘徊,最终恶魔战胜天使,再一次复吸。身边家人的不信任使他们无奈,毒品带给染毒人精神的快感让他们无法摆脱。抛家弃子、变卖家产、责骂家人,毒瘾发作时的他们就像丧失了理智和道德的野兽吞没身边的一切,真实的表演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交流,感知他们的悔恨
面对面交谈环节,与我交谈的戒毒学员告诉我们在他成长的环境里有着漫山遍野的大麻,家人对吸食大麻极不重视,甚至不认为大麻是一种毒品,有关毒品知识的匮乏使他误入歧途。而他在戒毒的道路上终究没能守住底线一次又一次复吸,最终丧失戒毒的信心。在很多这样西南边陲的乡镇上,何其多的人因为认识不够而染上毒品,在正当少年的时候,与毒品这个恶魔挂上关系,一生抗争。
走访,遇见家庭的心酸
之后,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属的大仓镇的走访调查中,我才知道染上毒品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才是莫大的伤害。大仓镇大部分留守儿童因父亲或母亲吸毒进入强制戒毒所,年少懵懂的孩子无人照看,只能交由年迈的祖父母或是其它亲戚抚养。缺乏关爱的这些孩子大多内向敏感,家庭没了生活来源也是捉襟见肘。一个个家庭就这样因为毒品困苦不堪,支离破碎。毒品危害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身体和心理,更甚的影响着他们背后承载的整个家庭,他们在家庭中父母、子女的角色难免失责,没了支柱的家也少不了分崩离析。这些一例例的家庭惨案是我真实所见并为之十分痛心。